English

关注科学史教材编著

2000-08-23 来源:光明日报 关增建 我有话说

素质教育在中国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应占有重要地位,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。要做到这一点,不能不重视科学史的作用。

素质教育提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,而科学史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最佳桥梁。科学史立足于过去与未来、自然与社会、科学与技术的交叉点上,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想工具。科学史是现行文理分科教育体制下联结文理学科的一座桥梁;它是文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、了解科学精神的理想途径;是理工科学生培育历史意识、学习人文精神的优选课程,也有助于他们理解科学本身。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来讲,科学史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。科学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,这应该成为教育界的共识。

但是,就中国高校而言,科学史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。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相应的人才,另一方面则在于缺乏合适的教材。在中国,科学史书籍并不少见,我们缺少的是适合于大学生阅读的、可以作为素质教育之用的科学史读物。编著一套面向大学生的科学史教程,是当前推广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
面向大学生的科学史教材,在篇幅上要有所限制,在内容和写法上要有所创新。考虑到课时、成本、以及学生自学等因素,篇幅不能长,不能把学生吓跑。这样在内容上就要下决心很多东西不向上写,惟有如此,才能突出主线,简明扼要。

科学史属于历史学的范畴,在写作时要充分体现这一点,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揭示出来,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。历史意识是一种高级思想体验,只有具备历史意识的人,他的知识结构才是健全的,才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。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方面,科学史大有用武之地。科学不是用一个个的概念串起来的,也不是用一堆堆的成果堆积起来的,而是从活生生实践的历史中走出来的,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把科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讲述出来,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。可是我们现有的科学史著作,特别是中国科学史著作,大多注重对细枝末节的考证,忽视了对宏观发展过程的把握;注重对具体科学史事件的研究,忽视了对隐藏在各种具体科学史事实后面的原因的探讨。这样的著作,容易误导学生的思维方式,给那些缺乏历史感的学生产生一种错觉,使其认为他们在其他课程中接触到的那些科学概念是先天就有的,或者是科学家造出来的,从而不知不觉形成先验论的思想方法。任何科学知识体系都有其历史的发展形成过程,好的科学史教材应该用最精练的语言揭示这个过程。

在当今的时代,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任何人文社科类学子都不能以“科盲”自矜。而要对人文社科类大学生进行现代科技教育,弥补因过早实行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缺陷,科学史应该是一门优先考虑的学习课程。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,他们所拥有的科技知识,大都局限于其专业领域之内,因此对他们也同样存在着进行科普教育的问题。

在编著科学史教材时,还要重视对科学精神的宣扬。科学界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,例如从自然本身出发来解释自然的信念,不迷信、不盲从的理性批判意识,注重实验、讲求实证的实践精神,等等。这些,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。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。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上伪科学的当,究其原因,不在于他们缺乏科学知识,而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精神。正因为如此,我们党和国家才一直在提倡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。

科学史教材更应该充满人文精神。科学技术活动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,活动的主体是人,因此,要发展科学技术,科技工作者首先要处理好人的关系。这些关系,就包含了人文因素在内。所谓人文精神,主要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,对待他人、社会和自然。这些因素既是科学能否发展的前提,更是人类社会肌体是否健康的关键。科学正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,逐渐认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。科学史所记录的,就是这一过程。一部科学发展史,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自己、发展自己、提升自己,使自己从“自在”状态过渡到“自为”状态的历史。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。作为教材的科学史著作,对此应该有充分的反映,以期使学生通过学习,能够在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,学会与人合作共事,对群体、社会和国家有责任感等方面,有所提高。

(作者单位:郑州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